分享到:

唐山市司法局2020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1-02-04 15:09     来源:唐山市司法局
【字体: 】     打印

2020年,我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决落实中央、省、市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决策部署,从服务和保障全市33458”中心大局高度大力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圆满完成司法行政系统“一个统筹、四大职能”各项工作,为推动我市英雄城市再出发、开创“三个努力建成”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一、以依法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为抓手,在助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中彰显司法行政机关新担当

面对常态化疫情防控新形势,我局始终坚持高度的政治站位,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依法防控疫情的重要指示批示,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到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上。坚决筑牢“制度供给、联防联控、法律服务”三道防线,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依法保障有序复工复产,助推全市在法治轨道上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一是市委依法治市办在全省率先出台《中共唐山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关于依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实施意见》,就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提出20条具体措施。二是抓好涉疫普法宣传,在全社会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借助普法流动宣传车以及“环渤海新闻网”、“唐山劳动日报”官微等新媒体积极开展疫情防控普法宣传,为依法防控疫情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三是认真做好特殊人群安全管控,把狱所疫情防控工作纳入地方疫情防控工作的大盘子,与省监狱管理局冀东监狱分局、唐山监狱建立了联系沟通机制,多次为其协调、争取物资供应,对需进入封闭场所工作的有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测,市戒毒所干警职工和在所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实现“零感染”。四是统筹各类法律服务资源,指导组织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司法鉴定、仲裁等法律服务机构和公共法律服务网络、热线、实体平台等积极主动开展工作,指导律师协会成立了企业复工复产法律服务团,聚焦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员工返岗就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二、以统筹协调全面依法治市为引领,在深入推进法治唐山、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中突出司法行政机关新作为

一是全面依法治市纵深推进。先后筹办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市委依法治市办全体(扩大)会议、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会议,及时印发委员会年度要点及责任分解文件,深入调度各协调小组、市直部门依法治市年度重点任务,大力督促各级各部门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有效发挥,切实抓好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提请市委及时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作出全新部署。二是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显著。中央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关于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命名的决定》,我市丰南区获评“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这一殊荣,创全国前列、全省唯一最佳成绩。同时,积极服务政府法制工作。制定印发《2020年度政府系统领导干部学法计划》,提请市政府常务会集体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认真做好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和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审查市政府规范性文件122件,合同40部。受理行政复议申请166件,审结134代理市政府行政应诉84件,出庭应诉率100%,胜诉率达97%三是政府立法质量稳步提升。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高质量完成《唐山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条例》《唐山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唐山市防灾减灾救灾条例》3部地方性法规的起草审核工作,完成《唐山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唐山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办法(修订)》2部政府规章的立法任务。做好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章制度清理工作,共梳理政府规章34件,其中拟修改1件,拟废止1件。四是行政执法监督提质增效。以开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回头看”为抓手,以推进乡镇和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为契机,大力推动行政执法监督领域任务落实,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改版完善唐山市行政执法公示平台,公示范围涵盖了市政府、31个市直行政执法部门、18个县(市、区)政府和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及所属部门、228个乡镇(街道)。举办了全市行政执法暨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工作培训会。组织对12个市直行政执法部门和有关县(市、区)行政执法部门2019年度形成的178册行政处罚案卷进行了集中评查,大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印发《唐山市推进乡镇和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意见》,分五批对2000余名乡镇街道到位执法人员开展互联网线上执法培训。目前,全市228个乡镇(街道)综合执法队编制人数2741人,执法人员到位总人数2209人,基本完成乡镇和街道行政执法改革基础工作。同时,认真抓好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和培训考试工作。组织2325名市直行政执法人员参加了线上年检培训考试,及格率为98.6%;组织3820名市直行政执法人员参加了新增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试,及格率为97.2%。此外,全年共清理行政执法证件和执法监督证件1611个。五是普法与依法治理可圈可点。坚持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法宣教育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全面组织实施普法依法治理,高质量完成省级“七五”普法检查验收。大力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督促全市各地各部门积极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普法宣传,积极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国家安全教育日、12.4”国家宪法日等法治宣传活动,促进法律宣传“九进”常态化。在“12.4”第七个国家宪法日当天,我局在刚刚落成对外开放的唐山法治园,组织了市直相关部门百余名国家工作人员向宪法宣誓仪式,央视新闻联播、央视东方时空、河北新闻联播、河北日报、学习强国等多家权威官媒对宪法宣誓及现场普法宣传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营造了浓厚法治氛围。此外,法治乡村创建取得新成绩,迁西县滦阳镇铁门关村等7个村入选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路北区机场路街道祥富里社区等70个村(社区)被命名为河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法治乡村建设形成了“以点带面、连面成片、逐级提升”的工作格局。

三、以打造平安唐山建设为载体,在大力筑牢社会和谐稳定防线中作出司法行政机关新表率

一是创新开展基层五项攻坚行动。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与市委政法委等4部门联合下发《学习发展“枫桥经验”开展基层“五项攻坚”行动的实施意见》。筹办全省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工作调度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我市基层“五项攻坚”行动走在了全省前列,受到省司法厅高度肯定。扎实推进人民调解工作,一年来,共调解案件31600件,调解成功率98%。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取得新进展,目前全市共建立市、县两级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总数达189个。新增“西礼尚庄老张调解工作室”等286个特色品牌调解室,全市品牌调解室由55家增至480家。基层司法所规范化水平全面提升,全市235个司法所基本达到省司法厅规范化标准。多元化解机制逐渐形成,协调市委政法委、市中院、市财政局等部门在全市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多元化解工作机制,15个县(市、区)均建立了诉前调解工作机制或诉前调解室。二是强化社区矫正、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人群管控。严格落实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及刑满释放人员的社会适用性帮扶等相关措施,推进社区矫正及安置帮教工作有序开展。将学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作为重点工作,全市共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学习265场次,组织5432人次进行了学习。正式成立唐山市社区矫正委员会,加强对全市社区矫正工作组织领导。创新疫情期间监管方式,两次下发疫情期间安置帮教人员衔接办法,指导各县(市、区)针对重点帮教和临时安置的刑满释放人员,积极配合当地监狱和公安做好疫情管控工作,确保了“零感染”“零失控”。认真开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未发生脱管、漏管现象及重新违法犯罪的情况。三是维护好戒毒场所安全稳定。始终把场所安全稳定和戒毒人员人身安全放在首位,全力推进内容模块化、流程标准化、衔接流转顺畅的统一戒毒模式和“四区五中心”软硬件建设,提请市编办印发《关于唐山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变更内设机构有关事宜的通知》,按照统一戒毒基本模式要求重新调整内设机构和岗位编制。高质量完成省局对我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统一模式创建工作考核验收,我市戒毒所推行的全国统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被评定为优秀档次,并被列为向司法部申报“示范所”单位,省戒毒管理局特发致谢函予以高度肯定,实现了场所“六无”(无毒品流入、无戒毒人员脱逃、无非正常死亡、无所内案件、无安全生产事故、无重大疫情)目标。四是积极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组织全市律师积极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严格落实律师参与扫黑除恶案件辩护代理工作报备制度与台账制度。

四、以服务保障全市中心大局为主线,在积极提供优质高效公共法律服务中开创司法行政机关新业绩

一是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能力大大提升。全市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行业深入服务重大项目、重点领域、区域以及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创新“菜单式”、“互联网+”等法律服务新模式,不断提升法律服务水平。全年累计办理律师服务事项17416件,公证服务事项47032件,司法鉴定事项10300余件。同时,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圆满完成我市法律职业资格客观题、主观题考试组织实施工作。2020年全市共2139名考生报名参加客观题法考、947名考生报名参加主观题法考。二是法律援助工作成效大大凸显。司法部印发专门通报,包含我局在内的多家单位和个人受表彰,其中被评为“全国法律援助先进集体”1家,“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先进集体”3家,“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2名,“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个人”3名。唐山市法律援助中心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此外,在2019年全国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活动中,我市被随机抽取的20本法律援助案卷质量合格率100%,在全国地市级层面位居全国第二名,受到司法部和省厅通报表扬。一年来,市法律援助中心共审批并受理法律援助案件5300件,全市公共法律服务机构总咨询量为38406人次。派驻律师进驻市群众工作中心参与值班225人次,接待1246人次、950批次群众来访,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高效的法治服务。三是司法行政体制机制改革大大推进。结合我局实际,扎实推进司法行政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积极申报2020年度全省司法行政改革试点,经省司法厅确定,成功申报了律师参与行政争议化解工作、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两项改革试点,大力发挥试点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

五、以激发“争第一、创唯一”干事创业激情为导向,在抓班子强队伍转作风中塑造司法行政机关新面貌

机构改革完成以来,大力推进业务贯通、职能融通、人心相通,做到思想不乱争第一、工作不断创唯一、队伍不散担重任、干劲不减挑大梁。一是坚持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动落实党建责任制。研究制定《唐山市司法局2020年机关党建工作计划》,规范党内学习、“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生活,实现党建工作与司法行政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组织开展了以“讲政治、重落实,争第一、创唯一”为主题的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党组书记讲党课活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4次、专题研讨会2次。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市委十届十一次、十二次全会”等精神进行了及时跟进系统学习。二是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强化司法行政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深入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任工作条例》和习近平总书记“五好干部”标准要求,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注重准确识人、因事择人,人岗相适。按组织程序有序推进局机关相关人员职务与职级晋升调整,完成了一批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对部分处室和人员作了轮岗交流,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团结协作、实干担当、干净干事”的司法行政铁军。三是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决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入纠正“四风”。加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执行情况日常检查,督促局机关和直属单位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各项规定。扎实开展经常性的党纪党规教育和警示教育活动,召开了“2020年政治生态会商研判会”,对新提拔的科级干部集体开展了任职前廉政谈话提醒,持续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氛围。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组织国家安全教育集体学习,不断提高全局党员干部的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动权和话语权。

一年来,我局司法行政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标对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标准,对标对表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新要求,对标对表法治保障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期待,我们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特别是机构改革后,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推进力度还有待提高,法治建设机构和人员队伍还有待加强,法治考核机制还有待健全完善,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的载体和抓手还有待探索创新。

 

 

 

 

 


网站地图